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07詩情王灝文學作品集發表會























2007詩情王灝文學作品集發表會,一起找回您我心中永遠的詩鄉情








2007-06-22 有一段話是這麼形容王灝老師的:「說起王灝,也許你不認識!但是你可以先想像民初大畫家豐子愷,然後再想到齊白石,當然也不要忘了鄭善禧……,如果你還有餘力的話,再加上滿腔愛鄉愛土的番薯仔心,那?,你等於就認識王灝了。」「介紹王灝,其實是很不容易,他通常不是信筆塗鴉,而是有意識地在傳達訊息;譬如說他用重彩,目的是展現台灣民間鄉土的生命力色彩。他的筆觸拙實,其實是發自於一個鄉下人的生活觀……。」(摘自埔里藝站沈芬蘭小姐文)   沒錯!王灝老師就是這麼讓人覺得熱愛鄉土的自然,他是南投縣內有名的藝術家、更是文學家,沒有架子,讓許多晚近後輩可以自然地接近他,分享他對鄉土的熱愛。   95年7月到96年的7月,王老師擔任埔里鎮立圖書館第二屆駐館文學家,在即將卸任的前夕,他將駐館任內的詩創作彙整出版,分享給大家,並將於6月23日(星期六)上午十時,假埔里鎮立圖書館舉行「詩情王灝新書發表荼會」,會中將透過精鍊真摯的詩,吟唱他對埔里鄉土的熱愛,篇篇蘊含鄉土真情,引人共鳴感動,精彩可期,邀請您也歡迎您一起走入王灝的鄉情詩,找回您我心中永遠的詩鄉情。

2007年11月17日 星期六

2007道藝春秋—江逸子國畫塑像作品展















































































































2007道藝春秋—江逸子國畫塑像作品展
活動地點:國立國父紀念館-逸仙藝廊












活動日期:2007-11-17 ~ 2007-12-02












江逸子,本名錦祥,1938年10月生於福建閩侯縣,1949年隨父定居台灣。先後從溥心畬、彭醇士、呂佛庭諸大師遊,並習畫於故宮博物院,由唐、五代及兩宋入手,專攻人物,繼而兼山水、花鳥等。又隨濟南大士李雪廬讀書,以經史詩文為主科,並兼修佛學,奠定日後勵志與道藝根基。  1969年後,淡出藝壇,供職於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之管理處主任,掌管孔府之文物典籍,並以宣揚孔孟學說與思想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  近年來江逸子為我國固有文化推動不遺餘力,其作品在美、加、紐、澳、歐、日各地展出,作品內容在宣揚儒家孝悌忠信倫理教化,以及佛家民胞物與因果觀念,頗受僑界廣大迴響,實質落實了孔子學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精神。 資訊來源 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activity/show.php?id=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