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陶裡天下手捏創作展

陶裡天下手捏創作展
時間:2017年10月7日至2017年11月1日
地點:南投縣文化局 文物陳列室







陶裡天下手捏創作展是由蘇明華老師帶領,有夏珍萍、張玉梅、林蔥蘭、施麗君、白邦琮、賴淑敏、林俊穎等7位共同展出。
我們的作品、題材多元,除了物質寫實,更多的人文關懷,全部都是手捏成型,加上細膩的技法,在造型上以大自然的樹、竹、瓜果……為主題,用藝術的手段紀錄現代人的共同記憶。
這次聯展將由8位來自不同的行業,有各自不同的角色扮演,但是我們對陶藝有無比的熱情,所以日常生活中,或許就像蘇明華老師說的,”生命就應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很感動上天安排我們與蘇明華老師的相遇,開啟了我們陶藝之美的潛能。在老師的鼓舞之下,只要有心、只要用心、築夢踏實,昐望透過這樣的展出,能帶給大家美與豐富的心情,件件作品各具風采。

南投畫派聯展

南投畫派聯展
展期:2017/10/07/-10/18/
展場:南投縣文化局 日月展覽室











力道‧肌理‧友愛-曾明男美術展

力道‧肌理‧友愛-曾明男美術展
展期:2017/10/07/-10/25/
展場: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










    美術家曾明男生於澎湖望安島,一個樸實傳統、生活方式只有耕田捕魚的地方,12歲時休學當了2年的放牛童與捕魚郎,一次跟母親到高雄探親的機緣下,開拓了他的眼界,深受文化刺激的曾明男,為了日後可以到更多地方、看更多事物,決心認真唸書擺脫命運,在哥哥們的經濟支援下念了軍校,接續進入國立藝專美工科,美術之路越走越堅定。
    歷經放牛、捕魚、從軍、創業及設計工作。曾明男歷經國立藝專美工科陶藝課程的薰陶後,鍾情陶瓷藝術的他,接續向臺灣現代陶藝家邱煥堂與林葆家學習西方現代陶藝及東方傳統陶瓷觀念,後來也自助旅行遊歷日本及歐洲等國,並以59歲高齡在英國渥罕頓大學取得美術碩士學位。
    以陶藝成就知名的曾明男實則創作多元,銅雕及繪畫亦有所涉獵。他的作品裡,經常用動物作為主題,特別是以家庭這個形式來出現,例如雞、羊、牛、魚或狗家庭等等,這也是他童年記憶家園的溫馨展現,小時候這些相伴的動物們,成為作品後也格外充滿了溫馨豐富的情意內涵。而「雞」和臺語的「家」同音,除了有家庭的象徵意涵,以銅雕的〈全家福〉,還有陶塑的〈全家福〉等作品系列,不同材質、創作手法或用色的選擇處理,所呈現的「肌理」,或如凝脂、似叢棘,粗糙平滑、縱橫交錯,皆蘊含其創作巧思,外在表現與內在精神兼具的「力道」也藉以發揮、傳遞。此外,熱愛中國文字的他,在1986年起開始嘗試以漢字書法之象形(圖像)、肌理、紋路及力道等結合在陶藝創作中,英國留學時進一步研究「漢字書法在現代陶藝的應用」,也促成他將書法最珍貴的「力道」和「剛柔並濟」等結合於創作中,從作品〈一統天下〉及〈W.E.&WE〉等油畫及陶瓷組件,可看出其跨界融合的藝術實力,還有結合、溶解東西方傳統藝術,傳達個人哲學理念與自我風格形塑的意圖。打破舊傳統,不斷嘗試、突破、大破大立,這就是曾明男的創作精神。
    曾明男說:「作品必須要具有特質,才能突顯其地位。」而他認為的特質有:個人特性、地域性、民族文化性及時代性4項,能具備越多項越好。因此,曾明男以其個人特有的個性、生活環境及經歷、文化傳統和時代的觀念等,融以技術、學識及生活哲學內涵展現出獨特的藝術語言。
    「力道‧肌理‧友愛─曾明男美術展」於106年10月7日至10月25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的大墩藝廊(一),將展出近60件平面及立體作品,橫跨水墨、油畫、銅雕、陶瓷及玻璃等多元媒材。曾明男以有形材料表現出有形無形的力道、肌理,展現厚實有力、剛柔並濟的內在意涵,並以友情、愛情及親情之愛作為主題理念,展出友愛、大破大立等系列作品,展現出獨具一格的個人生活哲學,歡迎蒞臨欣賞。